毕业证样本_毕业证书编号查询

因为有缘我们相聚
成功要靠大家努力

主页 > 毕业证样本图 > 正文

缙云县实验中学毕业证样本

缙云县实验中学毕业证样本、高中成绩单、
 
缙云县实验中学的前身是缙云中学初中部,至今已有百年历史。同时学校是首批省体育特色学校,是篮球新星丁锦辉的母校。学校秉承“励志、笃学、尚美”校训精神,本着“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”的宗旨及“质量立校、科研兴校、特色强校”的办学理念,倡导科学化、生活化、趣味化的思想,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结出累累硕果。
 
学校充分发挥体育特色,抓好“阳光体育”,“体艺2+1”活动和大课间活动,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。在缙云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已连续十一年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。
 
在习惯养成教育上,学校推行教育生活化、生活教育化,把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,从课堂、课间、卫生、劳动、就餐、就寝、礼仪等细节处入手,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、生活习惯、行为习惯的养成。
 
学校坚持减负增效不动摇。从教学入手,充分利用备课组活动的平台,提高学校教师整体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。备课组教研活动做到三定(每周规定时间、规定内容、规定发言人),备课组活动做到五统一(教学内容、重难点、进度、练习卷、单元测验),备课组集体备课以研讨教学案例为载体,对本周的每一个教案进行深入的研讨,发挥集体的智慧。
 
历史沿革
缙云县学宫,即孔夫子庙(孔庙大成殿),内设县学,它位于县吏隐山麓。县治(衙门)东,是古代缙云县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的所在地。
 
武周万岁登封元年(696)分婺州永康县南界,括州丽水县北分置缙云县,并建文宣王庙。
 
新上元元年(761)缙云县令李阳冰修《文宣王庙》。焕夫子容貌,增侍立九人,其余七十二子图画于壁。
 
宋庆历四年(1044)缙云县尉毛维瞻修文宣王庙。
 
宋治平中(1064—1067)缙云县令张简翼始建县学。
 
宋宣和三年(1121)毁于方腊起义军战火。
 
宋宣和七年(1125)缙云县令吴延年重建。
 
元至正十四年(1354)火毁。
 
元至正二十七年(1367)缙云县主簿吴璋重建大成殿讲堂。
 
元至正二十九年(1369)缙云主簿石嶷增建斋庑及櫺星门、泮池桥。
 
元至大二年(1308)缙云县令王秉仁重建大成殿,元末毁。[2]
 
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本县创办的“五云学堂”,当时有教员5人,学生百余人。由此而始,百余年筚路蓝缕,百余年薪火相传,百余年春华秋实,百余年桃李芬芳,缙云中学历尽了风雨沧桑。
 
民国2年(1913年),改名为“五云学校”。1929年,社会贤达募集资金,以县城孔庙(缙云中学旧址)为校舍创办“私立五云初级中学”,同年,改名为“私立仙都初级中学”。1940年,缙云县城屡遭日寇飞机轰炸,校舍损毁严重,迫于战乱,学校师生辗转于全县各地坚持上课,1944年日寇溃退后迁回县城本部。1949年5月9日,缙云解放,校名改为“缙云县五云镇中心国民学校”。1950年2月,更名为“缙云县立中学”。1953年,改名为“缙云中学”,副县长齐广源兼任校长。1963年,副省长冯白驹将军来校视察,总结办学经验,并拨款10万元。1964年,省教育厅确定缙云中学为全省32所试点学校之一。1978年5月,丽水地区革委会确定缙云中学为“地区重点中学”。1998年12月,学校被省教委命名为“省一级重点中学”。1999年6月,缙云中学高中部与初中部分离,各自独立建校。初中部在原址,命名为“缙云县实验中学”,高中部迁到新址,仍为“浙江省缙云中学”。
 
1999年缙云中学高、初中分离,高中部沿用原校名迁出,初中部留守原址,定名为“缙云实验中学”。
 
2004年9月,实验中学迁入新校园,迅速成为一所全市闻名的高质量学校。

相信自己能做到比努力本身更重要!